『热点关键词』
国土生态安全 绿化农村环境 国际形象 生态环境 全球气候变化 发展循环经济
『热点背景』
土地沙化是我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分布于18个省份的498个县。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分布于30个省份的889个县,影响全国近4亿人口的正常生产生活。土地沙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导致自然灾害频发,而且破坏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剧沙区贫困,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
『考点分析』
一、问题及原因
第一、沙化危害现象突出,沙化面积范围广,凸显了土地沙化形势的严峻性。
第二、沙化有局部扩展的趋势。
第三、现阶段的沙化治理难度很大。
第四、治理成果脆弱,极易反弹。
第五、人为隐患依然较多。
第六、全球气候变暖给防沙治沙工作增添的更大压力。
二、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既十分必要,也非常紧迫。
第一、这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土地沙化是我国国土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和重大隐患。只有把土地沙化问题解决好,国家的生态安全状况才能好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才有保障。
第二、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防沙治沙,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产发展,因地制宜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利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绿化美化农村环境,实现村容整洁,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
第三、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沙区国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只有尽快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加快沙区经济发展,才能增进沙区人民福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这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应尽义务。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树立我国对国际事务高度负责的大国形象,进一步巩固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必须加强防沙治沙。
三、对策举措
第一、加强封禁保护,发挥自然修复作用。
第二、转变生产方式,严格沙化源头控制。
第三、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程治理步伐。
第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沙区农民收入。
第五、强化科技支撑,提高防沙治沙成效。
第六、坚持严格执法,规范防沙治沙行为。
第七、创新体制机制,增强防沙治沙活力。
第八、搞好监测预警,提高防治决策水平。
来源 华图教育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美政坛地震,拜登精神出问题?特
美国气象专家:缺乏规划导致寒灾
之前每年都是几千的~~就近入学政
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
朴槿惠呼吁中国制裁朝鲜 考虑萨
美军潜艇支援舰移至关岛 专家称
美国旧金山居民:街头到处是吸毒
《蝙蝠侠大战超人》导演施奈德又
广东省茂名化州市典型特大土
解难题办实事,为企业发展添
为了欢迎李克强,新西兰总理
11种情况必须用水洗手
浙江龙游姜平生的农场遭强拆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
美强迫两公司停止对华出口顶
贾国友向社会好心人和新闻媒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
【特稿】直击温州永嘉三江教
这届95后,国庆节不想出游了
岸田与拜登联大会议期间短暂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
城中区 开展安全宣传“进企
俄非峰会期间普里戈任现身圣
也门政府与胡塞武装启动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