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迭起的时代背景下,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正经历深刻重塑,中国经济亦步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历史性的交汇点上,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引擎,奋力开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当其时。
2024年12月10—12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暨《中国经营报》创刊40周年论坛”圆满闭幕。年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新动能与新引擎: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为主题,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改革新篇章。
围绕热点议题,论坛还举办了卓越竞争力金融论坛、中国新消费论坛、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论坛和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四大品牌活动,近百位行业人士贡献了智慧火花。
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

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铺就?
在12月10日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曲永义表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构建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坚定地沿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砥砺前行,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彰显了大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向前的中坚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季为民在致辞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企业而言,需要从改善创新环境与研发投入、完善人才引进与员工培训、赋能流程改造与智能制造、推动资源整合与合作共赢四个关键路径出发,提高核心竞争力,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主题演讲环节,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向新求质——“数实融合”中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升级》的发言,他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没有实质性改革的推进是无法想象的。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各个方面一定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克服改革综合疲劳症,破解关于改革的种种阻力因素。唯改革创新者胜。”
民营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蓬勃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联席主席杨瑞龙在论坛上指出,要真正打破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障碍,必须拓展其发展空间,而这与国有企业、国资改革紧密相连,需协同推进,共创共赢。
此后召开的圆桌讨论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于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伍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陈晓东等嘉宾,就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因时因势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普京与奥巴马通电话 讨论乌克兰
美军潜艇支援舰移至关岛 专家称
金融行业从业结业生学历偏高 高
因“性事不和”闹别扭分手女星
部分企业员工返岗率百分百,订单
供暖,其实可以更绿色(热点解读
俄空天军研究院火灾已致17人遇难
云南镇雄刘邦富旧冤未雪又添新冤
大学生吃火锅留下一张字条,
报复行凶铤而走险 危害一方
光华通讯社特约记者孙永广深
郭建德致中共湖南省委书记许
张西峰控告山东鄄城闫什镇张
习近平管党治党思想:全面从
11月17日最高检接见曹建明批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
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
日厚生劳动相称要就医药安保
德克萨斯州由于冬季暴风雪造
人民楼视|从“硬空间”走向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
安理会举行非盟自主维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