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月16日电 (记者 姜煜)2023年11月,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改革实施方案》,上海海关细化落实16项新政,助力上海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元旦,中国国产首制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启航,开始首次商业运营。大型邮轮是继LNG船、航空母舰之后船舶制造工业“皇冠上镶嵌的第三颗明珠”,在交付使用前,这艘大型邮轮在海关监管账册上就属于加工贸易成品。上海海关共为该邮轮的建造项目监管物资1790批次,货值超3亿美元。
“爱达·魔都号”制造商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工程管理部主任李芳介绍道,“邮轮制造涉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很多企业。上海海关加工贸易16项新举措之一就是放宽集团保税牵头企业适用范围,允许集团企业间保税料件便捷自由流转。我们汇聚了长三角范围内11家船舶制造企业的力量,新举措使我们的效率提升了60%以上。”
除了船舶制造,上海海关新政还针对上海市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挥“保税+”溢出效应,与产业支持政策联动。“目前,上海市加工贸易出口成品中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商品已占80%以上。”上海海关稽查处处长魏炜说。
在16项新政中,提升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取消非失信企业开展内销集中申报的备案手续,降低了很多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很受市场欢迎。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表示:“新政取消了集中内销备案手续,我们不用交保证金就可以直接享受按季度集中内销纳税的便利,仅这一项就免去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
一个产品往往需要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完成不同工序,称之为深加工结转。在16项新政中,允许企业每月底前对上月深加工结转集中申报,比原先的规定放宽了15天。能率(上海)住宅设备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宋礼慧说:“这多出来的15天让我们公司整体的采购、生产计划更顺畅,可以按不同供应商归并申报,时间上游刃有余。”
“加工贸易的重要作用就是灵活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确定的政策应对不确定的市场变化,可以支持企业抓紧有利条件,多干快上。”魏炜说,下一步,上海海关将主动创新,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强政策供给,推动加工贸易向更高科技含量、更高产品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力持续发展。(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中小企业学标杆促提升
“中国制造”亮相奥运赛场!企业
领跑数据中心新时代,赋能未来“
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发布 民营
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被欧盟罚款
牛群回忆当县长 称人言可畏死的
杨浦“随申办”企业云服务体验日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习近平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
监督不力相互推诿冤民三求四
实名举报梨树县小宽镇政府侵
钛媒体实地调研:中国企业“
省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曾宪章
保了一方土 美了村里人
为何河南新乡检察官张煊东伪
2023年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明显
美媒:拜登授勋仪式突然离场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
贵州习水:园区服务给力 企
2024企业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英国部分医院宣布进入“紧急
2024厦门企业百强系列榜单出
破译棉花的基因密码